您的位置首页生活百科

广州大学城多大面积

广州大学城多大面积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广州大学城多大面积

广州大学城概况 1、建设背景 广州地区的高校在迅速发展过程中普遍遇到了用地不足的问题。为此,广州市政府和广东省教育厅根据广东省委制定的关于“文化立省”的发展战略,提出了建设广州大学城的建议。 广州大学城建设的重要使命是不仅要解决由于“扩招”带来的高校用地困难问题,还要通过大学城的建设实现对“北优南拓、东进西联”城市发展战略的实质推进。广州大学城正好为开启南拓发展之闸提供了动力,大学城的建设必然会带动周边的土地开发和科技产业的发展,为南拓提供契机。从长远来看,大学城的人才储备可为今后南拓的发展提供必需的人才资源并推进学、研、产一体化和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总之,大学城对引导广州市空间及产业布局结构的优化都将产生重要作用。 2、总体规划 广州大学城坐落在番禺区新造镇小谷围到及其南岸地区,西邻洛溪岛、北望生物岛、东接长洲岛,与琶洲岛瀛洲生态公园隔江相望。它处在“广州城市建设总体战略规划”中确定的城市南拓发展轴的重要节点上,是未来广州的“信息港”。 大学城总规划面积为43.3平方公里,其中大学城首期工程——小谷围岛,面积约18平方公里,四面环水,拥有起伏的地形、连绵的水岸、良好的植被、丰富的文物古迹与特色景观。小谷围岛南岸则为大学城二期工程,约25平方公里。 3、环境布局 广州大学城的总体布局采用“轴线发展+组团放射”结构,轴线上布局综合发展区、信息与体育共享区及会展文化共享区,实现了城市公共资源、体育设施、商业服务和交通网络的高度共享和充分利用;校区部分共分为五个组团,各组团由教学区、生活区、资源共享区、组团公共绿地构成,十所大学分布于五个组团中,各校的主校门都临江开设,各校区均不设围墙。 信息与体育共享区将满足大学城的文化、体育、休闲等活动的需要,中心生态公园既是全岛的地理中心,也是大学城的社区中心和文化信息中心,空间布局环绕“中心湖”布置了城市公共图书馆、5万座的体育场、体育休闲中心、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中心发展区总规划面积达200多平方米,将配套建设通讯枢纽大楼、购书中心等,还将建设大型综合医院、中小学、城市综合管理和服务机构,实现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 大学城的西端规划建设省重点建设项目广东科学中心,总建筑面积达12万多平方米,投资达19亿元,它将成为广州大学城一个重要的配套建设项目,是大学城旅游观光重点项目。南部滨水区练溪村将建设大学城博物馆,共有80多栋建筑,占地面积16.5万平方米,练溪村是典型的岭南传统民居聚落,历史资源丰富,文物建筑众多,城市建设将其传统空间、建筑外贸进行保留,为大学城提供特色良好的文化氛围。 4、未来展望 2007年,大学城步入发展初期阶段,小谷围岛内基本配套设施已建设完毕并陆续投入使用。 ——建设:中轴线南部购书中心、北部博物馆及西端的科学中心等配套设施均建成并投入使用,由此将带动岛内的旅游观光事业,旅游及流动人口激增,光科学中心就可带来每年300万人次的游客。 2006年底,广州大学城将新添八个体育馆和一个可容纳5万人的中心体育场,作为大学生运动会的主赛场和亚运会的备用赛场。届时大学城将揭去神秘的面纱,正式被全省乃至全国人民所认识,来自全国各地的比赛队伍入驻大学城,也会给大学城带来无限的商机。 ——交通:地铁四号线将于2005年年底开通琶洲至新造段与二号线接驳,七号线也于2007年动工。大学城北部往生物岛至仑头的隧道将于2007年底开通,届时大学城南北交通将畅通无阻,由广州市老城区到大学城只需二十分钟车程。 ——环境:大学城强化城市“绿心”的整体功能,采用开放式网络状、绿化生态系统,形成绿网,创造景观生态的安全格局。以各种形式的公共绿地为纽带来组织公共设施和生活设施,形成绿色城市户外游憩空间序列,实现人类“回归自然”的理想。 ——人口:岛内人口将增至20万,学生人数达15万。 ——辐射:大学城的快速成长不仅使自身的旅游事业得到长足的发展,还带动了周边的旅游资源,与长洲岛、黄埔古港、万亩果园等共同构筑兼具历史人文、自然风光、都市风貌的文化旅游区。小谷围岛南岸地区也开始进入了开发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