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知识

权威主义与新权威主义的区别

权威主义与新权威主义的区别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权威主义与新权威主义的区别

新权威主义一般被认为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有点近似于XXXX初级阶段。它脱胎于权威主义——楼上已经分析过了,不再重复。新权威主义一般用于描述二战后新兴经济体的政治运行模式,如马来、印尼、泰国、台湾等。80年代末甚嚣尘上的新权威主义的思路如下:现代化需要稳定的政治秩序;稳定的政治秩序离不开有效的政治权威;政治权威的建立则有赖于统治集团或某个领袖人物的圆熟的政治谋略和政治技巧。具体可援引天才的亨廷顿老爹。根据亨廷顿在《变革社会的政治秩序》中的考察,现代化进程不仅破坏传统结构,拉开贫富差距、加剧社会分化,而且往往会唤醒民众的自我意识,是指在不断扩大的规模上动员起来。这种社会动员通常是都市化、扫盲、教育以及与现代传播媒介频繁接触的结果。它不断地提高着民众的期望值和需求水准,以致远远超出了经济发展所能给予满足的现实能力和基本限度。而当着期望和需求的不到满足的时候,社会挫折感也就随之产生了。如果一个社会较为开放,能提供足够多的流动机会,那么社会挫折感便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排释。但是在现代化刚刚起步的发展中国家,一来由于经济发展和水平的限制,二来由于传统的封闭结构、等级秩序和价值观念的惯性影响,因此,无论是区域流动还是地位的升迁,都不可能有一个十分畅通的渠道。而在其他渠道被淤塞的情况下,各种社会集团因为表达和追求自己的切身利益,便会向政治竞技场蜂拥而入。普遍的政治参与对政治体系产生了巨大的压力。要能够承受这种压力,并对各种利益要求进行合理的调节和有效的控制,政府就必须有足够强大的权威,同时还要不断地提高和改善其处理诸多复杂关系的领导技术。但是,在大多数新兴国家,原先的殖民主义政治形式随着殖民统治的终结而土崩瓦解,而新的国家统治者又不容易一下子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和政治技能,这样一来,脆弱的政治体系在强大的压力下就很难维持稳定的局面了。故而在战后相当长一段时间这类国家未能建立稳定的民主制,反而要么军事政变不断,要么由某个铁腕人物掌握权威,以获得政治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