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E-3预警机和E-8预警机哪个更好?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从性能上判断,E-8综合性能显然要优于E-3。监测范围、指挥能力等方面都全面超过E-3。 以下是参考资料。—————————— E-3预警机〔E-3 Sentry (AWACS)〕是美国波音公司根据美国空军“空中警戒和控制系统”(英文缩写AWACS——Airborne Warning and Control System)计划研制的全天候远程空中预警和控制机,具有下视能力及在各种地形上空监视有人驾驶飞机和无人驾驶飞机的能力,别名E-3“望楼”。 AWACS计划始于1962年,1970年选中波音公司的方案。1972年2月,两架用波音707-320B型民航机改装的EC-137D试验机开始试飞,1975年,3架在波音707基础上研制的E-3A原型机开始试飞,生产型于1977年3月开始交付使用。其它的E-3改进型还有B型(A型改进)、C型(适合欧洲作战)、D型(英国型)、F型(法国型),除美国外还有沙特、英国、法国和北约等使用。 E-3可以同时处理600个目标,并引导对其中100个目标进行跟踪控制,其雷达的有效探测半径从324千米(对低空小目标)至667千米(对高空大目标)。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有11架E-3飞机参与执行空中预警指挥任务,获得了良好的作战效果。 尺寸数据: 翼展44.42米,机长46.61米,机高12.73米,机翼面积282平方米。雷达天线罩直径9.1米,雷达天线罩厚度1.8米。 重量数据: 空重78000千克,最大起飞重量147550千克。 性能数据: 最大平飞速度853千米/小时,巡航速度M0.6(高度9140米),实用升限12200米,空中值勤时间6到11小时,空中加油后可达24小时。 http://baike.baidu.com/view/129224.html?wtp=tt 国别:美国 类型:E-8战场联合监视机 型号:E-8 l998年8月18日,美国空军在佐治亚州的罗宾斯空军基地举行新机接收仪式,诺斯罗普—格鲁门公司研制生产的又一架E—8C“联合星系统”飞机正式投入使用,这也是美国空军第93空中控制联队装备的第四架E—8新型飞机,且比预定购交货时间提前了13天。 E—8C“联合星系统”,其全称应为联合监视目标攻击雷达系统(JSTARS或Joint STARS)。这是一种先进的远距空地监视飞机,虽然它也像E—3A预警机那样装有高性能雷达及其它先进设备,但该机所监控的对象并不是空中目标,而主要用于对付地面目标。E—8C可在任何气象条件下对地面目标进行定位、探测与跟踪。当它在空中—览行时,无论在前方、后方或侧面,都可对地面静止或移动目标进行探测与跟踪,其纵深距离可达到250公里左右。由此可见,E—8C“联合星系统”是现代空地一体战的重要装备,对监视军事冲突和突发事件中的地面情况,控制空地联合作战都具有重要作用。 计划的提出及研制过程 研制联合监视目标攻击雷达系统是美国空军和陆军的合作项目,主承包商是诺斯罗普—格鲁门公司,其载机为老式的波音707运输机。前两架原型机的载机是用两架二手的波音7O7飞机改装而成的,称为E—8A,经试验后定型的生产型称为E—8C。从1978年起,美国有关方面就开始对联合监视目标攻击雷达系统购相关技术进行研究,总耗资 已达到50多亿美元。 E—8C“联合星系统”的研制背景,是由美国空军的“移动目标显示计划”(MTT)和陆军的“远距离目标捕捉系统”(SOTAS)谈起。美国空军在提出MTT计划之前,就开始 研究一个叫做“移动铺路者”的系统,它可为Mn提供目标监视,同时可使用武器引导模式指挥己方飞机或导弹对目标进行攻击。就在“移动铺路者”系统即将进入全面发展的时候,美国国防部提出要空军的移动目标显示计划与陆军合并。 而陆军在同空军的计划合并之前,也已完成了一项称之为“远距离目标捕捉系统”研究,该系统的空中—龙行乎台为直升机。只因为该系统初步研制完成后,在大规模实施过程中出现了技术问题,且耗资巨大,因而陆军感到有些力所不及。 1982年,负责国防研究与工程的美国国防部副部长提出,将陆军的“远距离目标捕捉系统”和空军的“铺路移动者”系统合并,这就是后来的联合监视目标攻击雷达系统(JSTARS,简称“联合星系统”),并由空军的电子系统部牵头负责该项目。 从1982年至1984年,美国空军和陆军有关各部门、国防部办公室,共同对“联合星系统”的研制方案,以及与雷达探测设备相匹配的飞行平台(载机)等进行了论证。当时比较倾向于将该计划分两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是先将主要系统部署到10架常规飞机上,第二阶再将成套设备装到专门的载机上。 1984年5月,美国陆军和空军参谋长最后决定:将“联合星系统”雷达及其它设备,以及具有制导功能的武器等,都安装到波音707上。这就意味着“联合星系统”的载机或飞行平台已确定为老式的波音707飞机。1985年9月.诺斯罗普—格鲁门公司取得了对证系统购大部分开发合同,诺顿系统公司作为转承包商获得了该项目雷达系统的 部分开发任务。该合同包括改装两架“联合星系统”载机(用波音707旧飞机改装),有关改进的试验,以及在欧洲地区试验演示。 1986年至1987年,美国陆空军有关部门曾多次对“联合星系统”设计进行过审查,研制计划进一步明朗。另外,诺斯罗普—格鲁门公司为进行“联合星系统”的研制开发,还在佛罗里达州专门建立了一个新工厂。 1988年4月,诺斯罗普—格鲁门公司制造出了第一架E—8A“联合星系统”原型机,并很快完成了飞行试验,但是该机上末安装雷达探测设备。 同年12月,诺顿公司制造的雷达探测设备安装到该型飞机上,同时进行了首次全面的飞行试验。另外,在1988年4月,国防采购委员会对该计划进行了较大的调整,将E—8飞机的采购数量由原计划的10架增加到22架,同时批准了使用新制造的波音707飞机为E—8“联合星系统”的载机,代替原来的已经用过的二手飞机。之所以如此是因 为首批两架E—8A飞机是已飞行了20年的商用波音707飞机,在改装时遇到了较多的困难,同时考虑到旧飞机使用寿命问题,国防采购委员会才决定其后的飞机改装要用新制造的波音707飞机。不过,到1989年后半年这一决定也没有实现,原因是由于波音707的生产已经停顿多年,要重新制造费用非常高,因此到1989年11月,经白宫批准,其空中平台仍使用二手波音707飞机。该计划办公室官员虽然曾经考虑过使用波音757、767和麦道MD—11飞机为其空中平台的设想,但仍然是因费用及其它问题而搁浅。 到目前为止,美国空军已经装备的4架E—8C“联合星系统”均由已使用过的波音707改装而成。1997年12月,空军就宣布:它们装备的E—8C飞机已具备初步的作战能力。 载机及空中和地面装备 整个联合监视目标攻击雷达系统,主要由载机、机载设备和地面站系统组成。 E—8C“联合星系统”的载机是老式波音707飞机。波音707是美国波音公司早期研制的四发远程喷气运输机,1954年7月15日第一架试验机首次试飞,后来发展成民航客机,曾广泛使用于美国及世界上许多国家的航线。 KC—135空中加油机也是在其试验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至今仍为美国空军所使用。除此以外,在波音707的基础还改作了一些其它特殊的专用飞机,如E—3A空中预警机和E—6空中通信机.这里所介绍的“联合星系统”载机也是由它改装而成的。 机载系统主要有雷达设备、天线、高速处理器以及各种相关软件等,其处理器的速度可达到每秒60亿次。E—8C飞机的前矾身下部有一个12米长的独木舟形的雷达天线罩,里面装有一付APY—3型相控阵雷达天线。APY—3雷达设备重1900公斤,其多个发射矾通过一个组合的大功率放大器将能量馈送到天线,这样做可增大雷达的探测距离,提高雷达系统的性能。该雷达天线可从飞机的任一一侧对战场进行监视,在平面方位采用电子扫描,扫描范围可达到土60度;而在俯仰方向则采用机械扫描,可为“联合星系统”(包括在该机上和在地面站的工作人员)提供目标数据和战斗控制数据。根据这些数据,操作人员可向飞机、导弹或火炮发出指令,进行火力支援。据报道,由于E—8C飞机飞得远,飞得高,续航时间又长,且雷达探测距离大,可达到250公里,因此它可以在敌火力范围之外活动。单架飞机飞行8小时,其覆盖面积可达到10万平方公里左右。APY—3相控阵雷达系统有多种工作模式,其中广域活动目标监视指示模式(WAS/MTI)是该雷达的基本工作模式。用这种模式,可对地面机动目标和直升机等慢速移动目标进行探测、定位和识别。通过信号分析处理,“联合星系统”可区分出轮式和履带式车辆的运动。通过对地面小范围的监视可使雷达探测到的目标成像显示更加清晰。不但可提供高分辨率的图像,可用于对地面移动目标进行监视,并可为战斗部队制定进攻计划提供准确的信息。对于地面固定目标的监视,使用的是合成孔径雷达/固定目标指示模式(SAR/FTI),这种模式可获得高分辨率的敌方阵地和地面固定目标的图像和照片。如桥梁、港口、机场和静止车辆,以及诸如“飞毛腿”等导弹的发射架等,都可以在很远的距离以很高的概率探测到,并获得高清晰度图像。 “联合星系统”可在任何气象条件下全天候工作。对地面运动目标,除可进行探测、定位、分类、跟踪和瞄准外,还可准确地判断其运动方向和速度,从而了解其作战行动的意图。E—8C飞机既能在很宽的范围内监视战场情况,也能在一个区域内进行搜索,还可应地面指挥员的请求对某个目标重点搜索或自动跟踪选定的目标。 E—8C“联合星系统”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地面站系统。“联合星系统”的地面站为移动式的,是一个可进行多种信息处理的中心。其信息和数据来自于“联合星系统”载机指挥官战术终端(CTT)、联合战术终端(JTT)和无人驾驶飞行器(UAV)传输的数据,同时通过局域网、有线网和无线网,向陆军指挥、控制、通信与情报部门的节点分发情报,以通报战场情况和目标数据。 第二代地面站,也称之为普通地面站(CGS),属于第二代情报与电子战(IEW)系统。它可以将二次图像及其它传感器数据分发绘各战术指挥官,使他们对战场管理、情报和目标作战,具有一个全面的整体的认识。陆军的普通地面站将对从E—8C飞机接收到的雷达图像数据进行分析,然后再将分析结果分发、通报到所有旅以上单位。 名为地面站,实际上它可移动,不仅是地面和水面,而且包括空间。如普通地面站的设备,可装在C—130、C—141、C—17、C一5和CH一47D、CH—53等在空中飞行的飞机或直升机上,也可以装在水上航行的LACV—30和其它船只上,以及诸如LCU两栖舰或陆地上的平板运输车上,总之地面站的移动方式非常灵活。普通地面站共有6名操作人员,可一天24小时运转,不过每天约需要有1.5小时的系统预防性维修。 E—8C“联合星系统”飞机上共有17个系统操作员和1个领航/自卫操作员,此外还有驾驶飞机的4名机组人员。每个工作台都配备有先进的数字显示处理矾和高分辨率彩色图形监视器、键盘和通信终端,而处理机可迅速显示与更新地图、雷达数据及各种指示符号等。它是该系统的神经中枢,除控制雷达外,它还可对航空部队和远程导弹部队进行有效指挥。“联合星系统”采用保密的数据链和话音通信来分配和交换信息,其最重要的数据链是既保密又抗干扰的监视与控制数据链,用于将机上的数据传绘机动的陆军地面站。同时,地面站对战场情报的要求也通过这一数据链传输到E—8C飞机上。 E—8C飞机是战场指挥官及时了解战场战术态势的最有效的手段,因为它与侦察卫星 和无人机相比更具有优势。侦察卫星距离太远,而无人机的探测范围和探测时间又很有限,并且它们的实时性比E—8C飞机差。E—8C飞机上的雷达数据,可通过数据链及时传到美国陆军的地面站上进行处理和显示,而且雷达的各种工作方式也可交错进行,可在不同的显示器上监视到不同的画面。根据E—8C飞机所提供的数据,空军和陆军的作战部门就可协调行动,对敌方的目标进行攻击,同时在犬牙交错的战场情况下避免误伤自己,也可对战斗破坏情况进行评估,分析攻击效果,以便采取进一步的行动。E—8C飞机还装有“塔康”导航及TADIL/Link16数据通信设备,可与E—3预警机进行联系,获得其它装备所探测到的信息,包括卫星数据。飞机上还安装有电子对抗设备,如派往波黑地区的该型飞机上就装有导弹告警系统和曳光弹投放器等。 “联合星系统”也在不断改进其硬件与软件,这不仅可降低其成本,也可提高其信息的处理速度和数据的存储能力,特别是采用新型的微处理器,使其运算速度可达到每秒执行1.5亿个指令,使单架E—8C飞机的计算能力甚至强于美空军整个E—3机队的计算能力。“联合星系统”还将进一步改进,其中包括提高雷达的分辨率,加强自动识别处理和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等。E—8C“联合星系统”的机体与波音707飞机没有太大区别。其主要参数,机长46.6米,机高12.9米,翼展44.4米,机翼面积为268.6平方米。动力装置为4台 JT—3D型涡扇发动机,单台推力84.48千牛。空载重量?7.6吨,最大燃油重量70吨,最大起飞重量152.4吨,实用升限为12600米,最大飞行速度为M0.84,续航时间为11小时、如进行空中加油则可在空中停留20小时。 1991年海湾战争爆发,当时刚刚问世,但仍处于试验阶段的两架E—8A型飞机就被派往海湾前线,参加了“沙漠风暴”行动、接受实战检验。在这次作战行动中,E—8A“联合星系统”主要用于监视跟踪伊拉克的地面坦克、飞毛腿导弹以及其机动部队的行动,为多国部队的空中和地面指挥员提供丁前所未有过的关于战场的实时画面,及其它战略和战术方面的情报,为前线指挥员的决策和作战方案的制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受到了军方的高度评价。 http://baike.baidu.com/view/412245.html?wtp=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