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评价电影《湮灭》?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当派拉蒙意识到当今幻想类作品市场已经完全被漫威占据之后,等待电影《湮灭》(Annihilation)的是院线转网线的命运,网飞(Netflix)勇做“接盘侠”,让《机械姬》导演阿历克斯·加兰的这部新作加入网飞科幻电影的大排行序列。在这个序列中横向比较,《湮灭》还是要比此前上线的导演自我情感倾诉之作《静音》要好一些,但是将比较范围扩大到科幻类型电影中去,《湮灭》只能算是一部不那么差的作品,下线上网对于它而言未必不是一件好事情。
《湮灭》在院线转网之前,也就是今年二月底,在部分地区院线上映。惨淡的票房让出品方派拉蒙感到大事不妙,随机下线转网,应在决定作出后半个月通过网飞和全球观众见面。
作为一部针对院线制作的电影,《湮灭》在音乐和画面上仍然服务于电影院环境,探险队的经历大有陶渊明《桃花源记》的感觉,“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从口入……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这种画面感只有身处光线昏暗的电影院才能体会得到。
私人空间很难提供影院同样的效果,观感大大折损,音乐的效果也无法全然体现出来。院线转网的过程让《湮灭》的效果大打折扣,同时又将电影的重点逼退到了故事上。
遗憾的是,《湮灭》为了更适应市场大环境,让故事更容易理解,打破了原著小说中的结构,重新编排了情节,而建立在原有情节之上带给观众的困惑和思考随着结构的破坏同时被破坏,它仍然有一个主题,就是电影的名字“湮灭”,但是那种令人不寒而栗的恐怖感却无法透过电影采用的叙事模式淋漓尽致地传递出来。
用故事片的标准衡量《湮灭》,它的文本基础故事性就不足,改编之后故事性仍然不够强,在脱离院线放映效果上的优势后,那些本应震撼人心的生物大爆炸式想象呈现表现力不足,悬疑氛围营造也弱了三分。
用科幻片的标准衡量《湮灭》,它既不软又不硬,喜欢硬科幻的嫌弃它生物科学基础不成立,操作过程漏洞百出;喜欢软科幻的,它的人文寓意又不是很强,娜塔莉·波特曼几段体现演技的情节里都有《黑天鹅》的影子,那种“踏入这个圈子之后,我还是我,但又不再是原来的我”的感觉,让生物基因改造和人类心理畸变呈现出高度的一致性,在这种一致性下比较,《湮灭》引发情感共鸣的能力显然不足。
《湮灭》有亮点,但这些亮点不足以像影片中的外星生物“闪光”一样让片中大量缺憾灰飞烟灭,它拉高了网飞科幻电影的总体水平,但同档期与质量过硬的幻想题材电影狭路相逢的话,它可能没能力以硬碰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