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量衡是我国古代计量单位,“衡”指的什么方面的标准?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先说结论:度量衡分别代表,长度、容积、重量!
1-度量衡的基本定义
度:长度标准,常见的单位有尺、寸、仞等,得寸进尺等成语就是长度单位的集中体现。(古代一尺相当于手掌的长度)
量:容积标准,常见的为斗、升等,斗米养恩,升米养仇,就是容积单位的歇后语。
衡:重量标准,常见的有两、钧、石等,几两银子,几石粮食等就是常用的说法。
2-基本的重量单位换算规则如下:
1石 = 100斤
1斤 = 10两(旧制16两,1两=0.0625斤)= 0.5公斤
1两 = 10钱
3-重量单位的发展
衡的进位方法值得多研究,根据古人所言: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关于使用两以下的钱、分、厘、毫、丝、忽等小单位。
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最早在楚国,由智慧的劳动人民制作了一个小型衡——木衡,铜环权,它的主要作用是为了给黄金称重 。
完整的一套环权共十枚,有点类似于我们的秤砣,或者理解为相应的砝码,分别为一、二、三、六、十二铢、1两、2两、4两、8两、1斤。在称重时,一端栓货物,另一端栓环权,两边平衡后就可以确定火舞的重量了。
基本上经过考究,1铢大约重0.7克,1两大约重15克半,1斤大约重250克,相当于咱们现在斤的一半重量,比如八十斤的武器,放到今天也许就三四十斤,所以挥舞起来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
而在咱们国家的中国历史博物馆中,还有一支战国时铜衡杆,在杆中间有提拉用的扭环,其型介于甜品和秤杆之间,是一个比较典型的衡器,通过杠杆原理来进行物体的称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