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楚辞?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楚辞,有时也被称为骚体、楚辞体,是以屈原为代表的战国诗人所创作的一种文体。西汉时刘向将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编辑成集并命名为《楚辞》,楚辞又成为一部诗歌总集的名称。楚辞还包括这部诗集以外的其他的楚地作品,在西汉初期曾是对由楚地特色的作品的泛称。
楚辞是中国文学的两大源头之一。骚体之“骚”,因屈原的作品《离骚》而得名,故“后人或谓之骚”,与因十五《国风》而称为“风”的《诗经》相对,分别为中国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鼻祖,是南方文学的代表。后人也常以“风骚”代指诗歌,或以“骚人”称呼诗人。
扩展资料:
楚辞的代表作家有屈原、宋玉等人,其他如唐勒和景差的作品大多未能流传下来。楚辞的主要作者屈原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篇章。刘向编成《楚辞》后,王逸增入己作《九思》,成17篇,并为全书作注,成书《楚辞章句》。
今存王逸《楚辞章句》中,保存了贾谊、淮南小山(淮南王刘安门客的笔名)、东方朔、庄忌、王褒、刘向等人的作品。
楚辞篇幅较长,句子长短不一,五、六、七言句较多。和《诗经》比起来,章句较少重复,多直陈。许多楚地的方言:如虚字句首发语词“羌”、“蹇”,句中或句末用语气词“兮”,并常以“乱”(乱辞)来作全文总结、收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楚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