蝗灾是如何形成的?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全世界有超过10000种蝗虫,主要分布于热带、温带的草地和沙漠地区。
人类很早就注意到,蝗灾往往和旱灾脱不了干系。我国古书上就有“旱极而蝗”的记载。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蝗虫是一种喜欢温暖干燥的昆虫,干旱的环境对它们的繁殖、生长发育和存活有很大的好处。
干旱使得蝗虫大量繁殖,迅速生长,最终酿成灾害。相反,多雨和阴湿环境则对蝗虫的繁衍有很多不利的影响。蝗虫取食的植物含水量高会直接延迟蝗虫的生长和降低其生殖力,另外,多雨阴湿的环境还会使蝗虫间流行疾病,还有蛙类等天敌的增加,也会增加蝗虫的死亡率。
当蝗虫后腿的某一部位受到触碰时,蝗虫就会改变独来独往的习惯,变得喜欢群居。蝗虫很胆小、喜欢独居,所以危害也是有限的。但它们一旦喜欢群居生活,集体迁飞就形成了令人生畏的蝗灾,会对农业造成极大的损害。
台湾稻蝗俗称蚱蜢,是植食性昆虫,大部分不挑食。台湾居民又称它们为草螟仔,有首民谣《草蜢弄鸡公》,歌词描绘的是这种小昆虫与大公鸡相互逗弄的情形,这在台湾早年乡间常见,也是最有趣的画面。“蝗虫过境”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灾难情境。
蝗虫家族的另一位成员——棱蝗,习惯栖息于潮湿裸露的地面,主要食物是苔藓类植物。它有典型的保护色,在草丛中有绝佳的隐身效果,后脚粗壮发达,有良好的弹跳力。其交配行为和其他昆虫相比,较为有意思,它们交配的时间比较久。因此雌下雄上、夫妻档的画面屡见不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