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问答

观音山上观山水下联获奖名单

观音山上观山水下联获奖名单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观音山上观山水下联获奖名单

第一联:悟空道中悟道真第二联:罗汉道中罗道真第三联:无门道中无道尘解析:三幅下联在词性、对仗、韵律方面都没什么问题,也如上联般能按两种句式来解读,关键在于“须融入观音山景点”;我认为这个“景点”应该包括“已命名的景点”和“未命名但存在的景点”。第二联灵感来源是观音圣象前列有两排罗汉像,虽然没有标注景点名称,但是我觉得将其称为“罗汉道”是完全说得过去的。第三联出处是景区有一段山道壁上题有宋代无门慧开禅师所作《春歌》:“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我想若把这一段山道称为“无门道”也是可以的,那么这个下联也算是融入观音山景点了。重点推荐第一联,上联“观音山上观山水”是“观”有形之山水,下联若能由实入虚,“悟”无形之佛道真如,那么整个对联意境上可以得到升华。传说观音菩萨是修“耳根圆通”法门而悟道的,由观察声音的动静之相而领悟到无形空寂的佛性真如,因此从“观音”而至“悟空”也是佛法修行的一个程序。另外在名著《西游记》中,孙悟空西天取经途中遇到困难时常求助于观音菩萨,观音菩萨与悟空行者情同师徒;而且观音是佛门菩萨,悟空大闹天宫时本是道家神仙,两人一仙一佛,也正好对应观音山兼具道教和佛教文化底蕴的特点。因此,上联说到“观音”,下联以“悟空”来对是合适的。可惜观音山景区现无“悟空道”,也无孙悟空形像,使得下联似难符合征联要求。但是虽无固定景点,临时的“即景”还是有的!中秋国庆期间,观音山景区搞活动,设立了“大圣棉花糖”景点,又请人在林间道上扮演“孙悟空”,供人拍照、宣传,这使得“悟空”和“悟空道”两者作为临时景点出现了!因此,“悟空道中悟道真”这个下联也可以算是融入了观音山景点的。但是,临时的即景毕竟是昙花一现,如果能有真正命名的“悟空道”那就更好了!试问,征联历时五载,始终未能得最佳下联,原因何在?并非对者无才,而是观音山景点有限,所以很难满足下联“须融入东莞观音山景点”的要求!我去过观音山森林公园,那里有一条车行道-“吉祥路”从山脚一直通到山顶,而人行的步道则未有命名。这样不仅有点单调,而且对于应急救援等活动也是不利的,假如有人在步行登山时跌伤或者发病需要救援,如果不是在服务站点附近,那么他可能无法告诉景区工作人员自己所在位置。我建议,可以把登山步道分成若干段,分别命名,间隔树立标识牌,那么确定游客所在位置就比较容易了。另外也可以加入佛教文化元素,例如依自性本体真、净、明、空的特点,可将登山步道分段命名为悟真道、悟净道、悟明道、悟空道;又或者按“观音耳根圆通法门”依次命名为入流道、了然道、渐增道、觉空道、寂灭道、出世间道等。然后在步道旁展示一些佛教哲学知识或者禅语、诗偈,必定能增加观音山的佛教文化氛围,给步行登山者带来更多的趣味和领悟。而只要将其中一段步行道命名为“悟空道”,并且在旁边造个孙悟空的塑像,那么“悟空道中悟道真”的楹联就可以落到实处了!这样一来,既能得到最佳下联,又可以增加观音山景区的景点和文化氛围,岂不是一举两得!上联“观音山上观山水”,下联“悟空道中悟道真”,这幅对联写在大门上也是很合适的;意思是说游客可以一边在观音山上领略山水自然风光之美,一边在登山途中感悟佛学和人生哲理,得到返璞归真的体验。如果需要横联,可写“佛地仙山”,因为观音山是仙佛同修之地,兼有佛道两家文化胜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