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笔下有哪些看客形象?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鲁迅描写看客形象中最具代表性,最为含蓄的一句是:于是他背后的人们须竭力伸长脖子,有一个瘦子竟至于连嘴都张得很大,像一条死舻鱼。所谓看客,重点自然在于个“看”字,这些人在鲁迅的世界里没有相貌,不管男女老少,只有一个动作——看。
这可能就是最爱看热闹的中国人最突出的形象。
在《孔乙己》中,作者多次写到酒店里的酒客戏弄嘲笑孔已己,而每一次都是建立在孔已己的难堪、羞辱和心理痛苦之上。这些看客不但不同情,还残忍地嘲笑讽刺他的“新伤疤”或讥笑他没能捞到个秀才,总是拿他的落魄不幸取乐。这笑声带来的快乐的空气实在是令人心酸。
在《祝福》里,人么争先恐后地赶去听祥林嫂讲述“阿毛被狼吃了”的故事,并不是出于同情,而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在无聊的生活中寻求刺激,而在这些人听厌了之后,有立刻唾弃,对祥林嫂加之以又冷又尖的笑,更显示了一种人性的残酷。
扩展资料
看客文化简介
见死不救、见危不助的事屡见媒体,2009年4月以来,第12个走向广州海珠桥的跳桥者把高居于观众之上的桥台当做公共表演的舞台,而台下个别免费的观众大声地对他喊:“跳啊,跳啊”。这是一个视觉至上的景观时代,又是一个观者至上的娱乐时代。
传统社会的看客文化在流行时尚的合谋与助推下,出位成了它的标志。中国的“看客文化”从古至今就一直存在着,外国也有“看客”,但是,却远远没有中国的这么严重、这么普遍。中国“看客文化”的特别突出,似乎是从英国侵略中国后开始的。
鲁迅先生的小说《药》就有写到中国的“看客文化”。那些脖子伸长了像鸭一样的老百姓,漠然地看着革命者夏瑜为了民众争取自由和民主被砍头的场景,那一幕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华老栓拿着沾着革命者鲜血的馒头给自己儿子治病的寓意更是令人深思。
他在《坟 . 娜拉走后怎样》一文中更是写到:“群众,——尤其是中国的,——永远是戏剧的看客。牺牲上场,如果显得慷慨,他们就看了悲壮剧;如果显得觳觫,他们就看了滑稽剧。北京的羊肉铺前常有几个人张着嘴看剥羊,仿佛颇愉快,人的牺牲能给与他们的益处,也不过如此。
而况事后走不几步,他们并这一点愉快也就忘却了。 对于这样的群众没有法,只好使他们无戏可看倒是疗救,正无需乎震骇一时的牺牲,不如深沉的韧性的战斗”。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看客文化